當前位置:經驗君>走世界>資訊>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

資訊 閲讀(1.63W)

導語:關於重陽節我們有很多問題,比如:重陽節是什麼時候?重陽節是什麼節?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對重陽節不是很瞭解導致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深入瞭解一下重陽節,看看重陽節的詳細內容。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日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是秋季的節日。

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重陽佳節。民間也稱“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或“女兒節”。關於“重陽”的來歷,一般認為《易經》“以陽爻為九”,“九”為最大的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叫“重九”。

古人常將“上巳”與“重陽”。即“三月三”與“九月九”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上巳“踏青”春遊,重陽“辭青”秋遊,相傳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作為節El,一般認為源於東漢時期“桓景避難”的傳説。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中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日:  ‘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從此,人們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疫,成為風俗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 第2張

重陽節習俗

登高遠眺、郊遊野宴,是重陽節的中心內容。其原始意義在於逃避災禍。

同時,異於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的觀念中屬於神奇之地,登臨高處,遠離塵世,意味着接近了天神,也就易於獲得福佑。故而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孫思邈《千金方月令》也稱:“重陽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在古代,祭神多登高,秋天到郊外一遊,也多登高。登高,既可祈福避禍,也可娛樂健身,愉悦身心。

各地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漢代稱為“餌”、“蓬餌”。《説。文解字》:“餌,粉餅也。”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和黍米粉兩種,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即為餌。黍為五穀之首,在古代是待客和祭祀的佳品,在九月成熟,是時令美食。《西京雜記》中還有“食蓬餌以拔妖邪”

的記述。六朝以後,改稱為“糕”,因“糕”與“高”諧音,象徵着向上、進步、高升等。唐宋時重陽佳節吃糕頗為流行,唐稱“麻葛糕”,宋已習稱“重陽糕”。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記述:“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丁,插小彩旗簇之,名日‘重陽糕’。”呂原明《歲時雜記》中記載宋代民俗:“在九月九let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日‘願兒百事俱高’,作三聲。”此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之形,上面做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b紅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由於糕面有多種裝飾,明清以後又多稱為“花糕”。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還有飲菊花酒、賞菊、簪菊的風俗。九月是菊花傲霜之時,黃巢有詩云: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在“霜降之時,惟此草茂盛”,菊花不畏風刀霜劍,成為品質高潔的象徵。據傳重陽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菊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花中四君子之一,陶淵明愛菊的隱逸高潔,常以菊明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重陽節傳説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哪個季節的 第3張

重陽節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每次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還有不少人喪命,百姓們可真是受盡了瘟魔的蹂蹭0又是一場瘟疫爆發,這一次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斷送了性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對他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己學成法力,可以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英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