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經驗君>走世界>天氣新聞>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 網友:是你嗎八戒!

天氣新聞 閲讀(3.14W)

動物其實也是有感情的,像貓、狗、豬等這些動物,在人類馴養了一段時間後,變回對人類非常友好,甚至行為舉止都有點像人類了。近日,廣東江門一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網友不禁:是你嗎八戒!據悉,因為怕傷害遊客,所以獠牙剪短了。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 網友:是你嗎八戒!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 網友:是你嗎八戒!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

據頭條發佈@沸點視頻 報道:10月22日,廣東江門被寺廟收養的野山豬“豬慈眉善”,自由散步還會“磕頭”。視頻拍攝者吳女士介紹,據寺廟師傅講,這頭野山豬叫“五妹”,四年前受傷時被寺廟師傅救下,後來到點就來蹭飯,一來二去就熟了,這是一隻懂得感恩的野山豬。因怕遊客害怕獠牙,讓僧人剪短了,從來不傷人。

關於野豬:

歐亞野豬軀體健壯,頭部和前端較大,後部較小。四肢粗短,頭較長,耳小並直立,吻部突出似圓錐體,其頂端為裸露的軟骨墊(也就是拱鼻);每腳有4趾,且硬蹄,僅中間2趾着地;尾巴細短;由於它的眼睛非常小,歐亞野豬的視力極差,但它們有一個長而直的鼻子,使它們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敏鋭嗅覺。

犬齒髮達,雄性歐亞野豬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外露,並向上翻轉,呈獠牙狀;可以用來作為武器或挖掘工具,犬齒平均長6釐米,其中3釐米露出嘴外;雌性歐亞野豬的犬齒較短,不露出嘴外,但也具有一定的殺傷力。齒序為I 3/3,C 1/1,P 4/4,M 3/3 = 44。

幼豬的毛色為淺棕色,有黑色條紋。大約在4個月內消失成均勻的顏色。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 網友:是你嗎八戒! 第2張

野豬

歐亞野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有跡象證明家豬可能來自歐洲和亞洲。在被人們發現的化石中證明有像歐亞野豬一樣的動物穿梭於森林和沼澤中等。

歐亞野豬曾廣佈於歐亞大陸及北非地區,西至西班牙與摩洛哥,東至日本,北至北歐地區與西伯利亞,南至印度尼西亞、印度與蘇丹。棲息環境跨越温帶與熱帶,從半乾旱氣候至熱帶雨林、温帶林地、草原等都有其蹤跡,也經常闖入農地覓食,但就是沒有在極乾旱,海拔極高,與極寒冷的地區出沒。除了青藏高原與戈壁沙漠外,它們廣佈在中國境內。

自13世紀以來,歐亞野豬的活動領域因人類獵捕而大量減少。它們可能是於13世紀時消失於英國;英格蘭北部於1610年確定已經毫無歐亞野豬存活,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試圖重新引進歐亞野豬到一些國家公園,但因偷獵而告失敗。自1700年後,英國就不再有歐亞野豬出沒。丹麥最後的一頭歐亞野豬於19世紀初被射殺;1900年代時於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突尼斯和蘇丹等地完全消失。它們已在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消失,尤其是阿爾泰山以西的地區。不過,在法國仍有很多歐亞野豬,且有增長的跡象。

1950年代後歐洲和中亞的歐亞野豬的數量開始回升:在1960年聖彼得堡及莫斯科的郊野發現有歐亞野豬出沒;1970年再次於丹麥與瑞典出現,可能是從動物園裏逃出來的;1980年代則因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電廠周圍的撤離區漸漸變成了歐亞野豬的生活空間;1990年又有歐亞野豬遷徙到意大利北部。另外在英國也有大量歐亞野豬從籠中逃出,在野外成長,數量正在上升。

野豬向遊客討食後點頭回禮 網友:是你嗎八戒! 第3張

野豬

20世紀初,歐亞野豬引入到美國作為獵物,但是它們與家豬進行混種。在南美洲、新幾內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及其他島嶼等,都有引入歐亞野豬及發生與家豬混種的情況。於2004年6月,在美國佐治亞州射殺了一隻非常巨大的“豬斯拉”。最初以為這是惡作劇,但經國家地理頻道調查及由科學家進行DNA測試後,證實豬斯拉是歐亞野豬和家豬的混種。

歐亞野豬是所有陸地哺乳動物中地理分佈最廣泛的物種之一,它生活在舊大陸整個古老的草原和闊葉林區,從西歐到俄羅斯遠東,向南延伸到北非、地中海盆地和中東,通過印度、印度支那、日本(包括琉球羣島 )、中國台灣和東南亞的大巽他羣島。巴厘島東部的物種可能全都是被引進的,人類活動已經大大擴展了這一範圍。除了南極洲和許多海洋島嶼之外,該物種在除了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上以純野生或幾乎沒有改變的野生形式出現。它們是大多數(但不是全部)古代和現代家養豬品種的祖先,並且有證據表明它們在其範圍內的幾個不同部分獨立馴化,包括東南亞、遠東和小亞細亞。作為一種野生形態,它們從最早的時期就構成了自給自足的主要資源,並且是休閒狩獵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無論它們在哪裏都足夠豐富。過度捕殺和土地使用的變化導致其分佈範圍分散,並在整個不列顛羣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非部分地區、日本北部以及前蘇聯相對廣泛的部分範圍內滅絕。然而,該物種仍然分佈廣泛,並且通常在當地很豐富。由於對農作物的掠奪,歐亞野豬在許多國家被視為有害生物,它們在指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外仍未受到保護,或作為野生動物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