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經驗君>走世界>天氣常識>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何時開始

天氣常識 閲讀(5.93K)

導語:馬上到三伏天了,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也代表天氣是要變得最熱的時候了。那麼,今天小編就跟朋友們一起來好好講講,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三伏天是從何時開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信息,請大家參閲。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何時開始

三伏天

三伏天是從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算起。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何時開始 第2張

三伏天圖片

三伏天的來歷

盛夏季節,太陽熾烤着大地,古時候的人們除了扇子,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度過盛夏。富裕的人家,家中會有冰窖來儲存冰,夏天的時候便可以拿出來降温解暑,但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説,並沒有那麼富裕,所以,只能汗流浹背的忍着夏天的慢慢遠去。

如果,遇到乾旱年景,那麼,老百姓的生活就更難過了。尤其是三伏天,温度直線上升,一個雞蛋放在地上都能被烤熟,所以,炎熱的酷暑給古代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秦朝開始,盛夏的三伏天,就已經引起了統治者的注意。古時候,人們認為:三伏天之所以這麼炎熱,是因為有“鬼怪”在搗鬼。

那麼,該怎麼辦呢?中國古人則想出了一個奇怪招數:人們需要殺一條狗,將狗肉分給眾人,大家一起吃,這樣才能在三伏天中安然度過。這個習俗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是,這與人們平常的觀念卻相違背。人們通常認為:狗肉屬於上火的食物,不能在夏天食用。

南方的三伏天更為明顯,一進入夏天南方的温度直線上升,尤其是在三伏天,很多地方都會出現高温天氣,特別是一些身體弱的老年人,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因為受不了炎熱而去世。

夏天炎熱,如果,人們再去幹重活,則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所以,在三伏天,白天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待在家裏,一些勞累的重活都會等三伏天過了再去做。因為,體力的大量消耗,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來保證身體的正常活動,這也符合科學的飲食。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何時開始 第3張

三伏天圖

在三伏天,人們通常會吃麪條,這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經開始了。史料中記載:三伏天要吃“湯餅”,也就是今天的片面湯。到了唐朝的時候,人們不再吃“湯餅”,而是吃“涼麪”,但是,需要加入蜜糖一起吃。這個令人無法理解的吃法,直到宋朝還在吃。

一般情況下,皇上在三伏天賜給大臣們物品的時候,都會附帶着送給他們一瓶蜜糖。在三伏天到來的時候,民間還有許多豐富的習俗,並不是僅僅只有湯餅或麪條。在明清時,京城的人們都會吃心蓮,除了心蓮,人們還會吃“署湯”。一些富貴人家,還會在這些食物中加一些冰塊,吃下去的時候,沁人心脾。

清朝的時候,在朝廷中做官的人十分辛苦,三伏天也必須按時工作。

所以,皇上為了犒勞他們,每年夏天,都會給大臣們一些冰塊,由工部按照官階的高低來分,每一個當官的人,都會分到一張票,他們可以拿着這些票去工部,自己領取冰塊。

三伏天,除了吃食方面的習俗外,還有其他方面的許多民俗。傅傑先生曾經説過,以前在北京城,夏天的時候,都需要洗澡。而且,還會在喝水的時候,加一些馬莧菜,因為這種菜在熱水中並不會變顏色,也不會枯萎,所以,古人認為這種菜,對於增加自身的免疫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三伏天,還需要將櫃子中的衣服拿出來曬一曬,以此來消除一些病菌。人們也通常會在白天洗澡,而那些雞貓狗之類的,就需要在河裏洗澡,以此來降温。如果,三伏天有人受不了熱而生病了,就需要用一些温和驅寒的藥材為主,然後,將其貼在人體的穴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