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經驗君>節日慶典>萬年曆>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萬年曆 閲讀(2.62W)

導讀:春節歷來是我國人民最受歡迎的節日,春節這天,舉國上下狂歡放假,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拜年賀新春。春節這個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漢族人民都過,那麼除此之外春節還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呢?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春節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但各民族過春節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漢族在除夕夜要閤家吃年夜飯,長輩給未成年的孩童“壓歲錢”;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火塘旁,整夜守歲;藏族則在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等。

春節介紹

春節,即農曆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着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第2張

春節介紹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福”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侗族

侗族人在大年初一早上會從魚塘里弄幾條鮮活鯉魚擺上餐桌,這樣做是為了預示新的一年吉祥有餘(因為餘與魚同音)。

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稱為“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着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第3張

蒙古族過春節

納西族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説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普米族

初一早晨,普米族人就開始鳴放禮炮,吹起海螺,以示慶賀。

鄂倫春族

大年初一早晨,鄂倫春年輕人要先給家中的長輩敬上滿滿的一杯酒,行禮表示孝敬和問安。然後,同輩之間互相對飲祝福。吃過早飯後,青年人聚到一起,進行跑馬、射箭等比賽活動。

達斡爾族

初一清早,達斡爾族的青年們雙手沾滿鍋底灰,爭相往別人臉上塗抹,美麗的姑娘們往往被小夥子塗成“灰姑娘”。據説這是預祝豐收和幸福的意思。

哈尼族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第4張

哈尼族過春節

盪鞦韆,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着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裏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裏,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着點燃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壯族

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藏族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藏曆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羣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曆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額頭貼着酥油圖案,犄角上插着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綵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繫着五彩繽紛的綢帶。

春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方式 第5張

藏族過春節(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彝族

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裏,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着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苗族

苗族把春節稱為“客家年”,家家户户殺豬宰羊,祝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苗族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

羌族

在春節期間,羌族每家每户都要擺放牛、羊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另外,在除夕夜大家要圍着酒罈而坐,在年長者的帶領下,用一米長的吸管從左到右依次吮吸壇中的美酒。

水族

春節期間水族孩子們會挨家串門向大人討糖果吃,誰要得最多,誰就被認為福氣最好,將來聰明健康。

白族

白族在大年初一清早的第一頓飯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預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日子。